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今年,双11“双11”大促与“国补”政策并行,上海市消受理活动周期拉长,保委激发了大众的今年件先消费热情。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期间10月14日至11月14日,投诉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网购消费投诉27088件,用后推进企业先行和解36346件;服装鞋帽、付频家居用品、遭吐数码家电、双11交通工具、上海市消受理食品等领域投诉量居前;“先用后付”引发不少争议;商家宣传的保委优惠难以兑现;消费者想要保价,却遭遇重重阻碍。今年件先
近期,期间一些电商平台推出“先用后付”的投诉支付方式,即网购时无须付款就可快速下单,待确认收货后再扣款。不过,“先用后付”看似增加了网购的便捷性,但这一“新玩法”却频遭吐槽。有消费者投诉反映,平台在“双11”期间悄无声息地将默认支付方式更改为了“先用后付”,加上部分商品页面弱化或隐藏添加购物车的选项,导致本想收藏或先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变成了直接下单;有消费者担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先用后付”后,错过付款时间会影响个人征信;还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先用后付”购买的商品申请售后时,遭遇商家推诿或系统延迟等情况,导致消费者诉求无法及时处理,甚至可能因此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例如,消费者田先生投诉称,其在电商平台浏览商品时误触购买按钮,平台默认开通了“先用后付”,导致其直接下单了一款炉子,他联系客服取消订单未果,商品发货后,他联系快递公司拒收,却仍被扣除了280元;消费者王女士投诉称,其在电商平台购买一条休闲裤,在申请退款并成功取消订单后,仍不断收到“先用后付”的还款提醒,提醒称未及时还款将影响征信。
据了解,今年“双11”的周期更长、活动更多,除“百亿补贴、大牌限时补贴、满减赠送优惠”等促销外,各电商平台还在优惠力度上持续加码,现金券补贴、赠品加码等优惠层出不穷。不过,仍有部分商家存在模糊宣传内容、隐瞒商品优惠条件等问题,导致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实付价格与宣传不一致,未能真正享受到优惠,还有一些商家拒绝履行售前承诺,不按约定内容发货……消费者主要反映实付价格高于宣传价格、购买的优惠券未发放、赠品未如约发货等。例如,消费者宋先生投诉称,其在电商平台购买一款扫地机器人,当日商品页面显示“活动到手价2580元”,但实际购买时叠加其他优惠后需支付货款2740.91元。对此,客服表示系各地优惠政策不同导致价格变动,无法为其处理。
此外,今年“双11”大促预热早,多轮优惠活动接踵而至,许多平台、商家为抢占先机,纷纷推出保价活动,承诺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先期买贵了的商品可以退差价。但是,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虽然承诺保价,但对于保价范围、条件等规则的表述模糊不清,限制条件多,消费者想顺利申请保价、退差价阻碍重重,还有一些商家利用不同链接或产品编号规避保价,或设置满减门槛差异、限时抢购等让消费者无法依据保价规则获得相应的差价补偿。例如,消费者蒋先生投诉称,其在电商平台购买猫砂,商家在发货后下架原链接,并使用新链接以更低价格再次上架同款商品,蒋先生要求保价,希望平台直接退还差价,但平台表示商品并非同一链接,不符合保价协议,要求消费者退货重新下单。
责任编辑:张林保语音播报 ...
9月21日,淮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题培训班举办。来自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志愿服务工作业务骨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代表等100余人参训。 此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最香家乡菜一一新西兰广东乡亲广邀朋友共品广东年菜_南方+_南方plus新西兰粤商会企业家共聚一堂,品尝广东年菜年菜启程奔四海,家乡佳肴暖侨心。2月20日,新西兰粤商会在奥克兰举办龙年迎春晚宴暨广东年菜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传江)为了解眼霜产品质量状况,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客观的产品信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选择,近期,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眼霜开展了比较试验。此次比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为深入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岸上禁”工作,加大节日期间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强中秋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 万晓东)近日,天津市场监管委按照质量月期间“计量便民服务日”活动安排,组织全市各区统一开展现场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购物广场等场所,积极宣传计量在抗击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