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打针,擦边球不用做医美,玻尿光口服就能增加皮肤水分?这到底是酸食视美容新方式还是“智商税”?2月6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发出四大疑问,打亟待重并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擦边球合成,而铺垫和暗示成为商家宣传的玻尿手法,同时,酸食视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打亟待重“个性化推送”功能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实现对消费者“精准洗脑”。擦边球(据《中国消费者报》2月8日报道)
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玻尿通过医用美容注射实现补水改善肤质功能。酸食视作为食品原料的打亟待重玻尿酸是一个长链多糖,进入胃肠道后会被分解成单糖、擦边球二糖,玻尿再吸收。酸食视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正式公告,批准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HA)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以“安全”为关键词经企业长达16年申请才被纳入食品原料的食品添加剂,却被异化宣传为添加了玻尿酸的相关食品可以“吃出水光肌”。“功效”成了玻尿酸食品的卖点和关键。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说法并没有可靠的调查和科学实验数据来源做支撑。
一方面,对于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虽然并没有直接打广告说其生产的含玻尿酸食品能够“吃出水光肌”,但在企业网页相关问答里面,话里话外地暗示具有这种功效。比如某企业在回答提问时,违背玻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分解的真实情况,虚假解释说玻尿酸经过消化会从大分子玻尿酸变成小分子玻尿酸,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玻尿酸食品真的能够“吃出水光肌”。而这显然是一种企业变相的虚假广告,亟待相关部门关注重视。
另一方面,一些第三方平台密集频繁地以“科学研究”或“亲身体验”名义发布“种草笔记”等,暗示阅读者玻尿酸食品确实能够“吃出水光肌”。这种营销套路隐蔽性强,不仅可以给消费者“洗脑”,还可以规避法律和逃避监管,但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违法广告。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等;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市场监管部门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难看出,宣传玻尿酸食品能够“吃出水光肌”,且因此就调高商品价格,不论这是企业直接暗示诱导,还是第三方分享发布平台的暗示、引流,只要没有确凿的依据,就都是在打《广告法》和《价格法》的“擦边球”。而近年来的诸多事实证明,此类虚假诱导和高额牟利行为之所以多发频发,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这样做的成本较小但牟利却可能巨大。
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不管是保护消费者利益,还是维护市场秩序,都需要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出手、严肃处理。同时,作为消费者,也要自觉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能被几个简单的新奇词汇和说法忽悠就上当,被收割了“智商税”还不自知。(余明辉)
责任编辑:李佳榕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3年第二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包括新日、小牛、绿源等知名品牌在内的11组批样品实物,质量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及 ...
■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推动尽早安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和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 ■ 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 (记者刘传江) 8月15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统一行动、统一标准、统一时间对63家第三方冷库1128个库眼全覆盖彻查,剑指冷库进口冷链食品,严查彻查,不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今年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广告导向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广告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引导广告市场各类经营主体自觉守法、维护健康有序的广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1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2021年6月是我国的第20个安全生产月,本次安全月的主题为“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响应号召,中国特种设备节能与安全促进会联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