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2023年5月,建材解补许先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一家建材店订购了一套阳台洗衣柜及立柜,货品共支付9600元,消协调收货后发现商品并非订购合同上标注的偿消品牌,与商家多次协商无果,建材解补遂向常州市武进区消协投诉,货品要求商家退一赔三。消协调
工作人员了解到,偿消许先生收到的建材解补阳台洗衣柜确实与当时在店内看到的商品从外形和用料上都是一模一样,但是货品所贴的品牌标识与合同上标注的品牌不一致,许先生认为商家销售的消协调是假冒品牌的商品。工作人员在安抚投诉人情绪的偿消同时随即与商家联系核实情况,商家表示自己并无主观故意,建材解补其有两个品牌的货品代理销售权,并提供了相关凭证,消协调两个品牌的同款产品从材质、款式和价格档次几乎接近,发错品牌的主要原因是采购员工作疏忽,将订单错误发送给了另一个品牌供应商,而且表示商品除了品牌不同,其材质、款式和价位与合同是一致的,不影响使用,商家也愿意给消费者2000元作为补偿。但是消费者认为合同上已经确定了品牌,且到货后商家也未如实告知实际状况,因此觉得未按合同履约就是欺诈行为,坚持要求退一赔三。工作人员通过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认真核查,难以认定商家存在有主观欺诈的恶意,但支持消费者提出其因商家未履约而要求补偿损失的诉求。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商家同意为消费者退货退款,并补偿消费者延误工期等相关损失1.5万元,纠纷得以解决。
本案中,商家错发品牌商品的行为仅是未按合同履约还是消费欺诈,是本案定性的关键。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行为:......(四)骗取消费者价款、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本案中商家显然未按约定提供商品,但要认定欺诈还需认定商家“骗取消费者价款”。商家辩称无主观欺诈消费者的恶意,并强调商品除了品牌不同,其材质、款式和价位与合同约定是一致的,并提交了相应证据材料。
工作人员认为,如果商家发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合同中商品的价格,以次充好,那么很可能商家存在骗取价款的主观故意;如果两者品质和价格一致或相差无几,那么商家可能只是存在过错失误,一定程度上能合理排除其主观存在欺诈故意。另消费者收到的商品商标标识没有故意掩盖隐瞒,也能说明商家没有故意欺骗,但商家存在重大过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装修建材等商品过程中,收货后要认真核对实物是否与合同中约定的品牌、型号、规格、等级等相符。出现问题的,应固定好相关证据,妥善保留相关合同文本、订单、付款凭证、发票以及与商家沟通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以备日后维权时有据可依。
责任编辑:高秋菊
3月23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要求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针对有中介机构打着包通过、考前辅导、提供所谓专利论文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和敛财、干扰正常高校自主招生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好评返现”违反诚信市场原则,扰乱消费环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近日获悉,在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监督下,10个网络交易平台对涉事商家进行惩戒,取得了明显成效。今 ...
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周鼎记者余知都)近期,湖南省岳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多起关于宠物“免费领养”的消费投诉,反映一些不法商家在公共场所或短视频等平台上发布免费领养宠物的信息,结果领养时被强制捆绑各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29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此期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肉制品、糕点等15大类食品974批次,合格949批次,不合格25批次。 ...
意向订单超1000万斤,采购商走进伽师“抢购”新梅_南方+_南方plus“这个新梅什么时候能上市?”“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零添加的果干!”“等伽师瓜上市的时候,我们再来基地考察!”4月18日,“疆品南下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文新文/摄)重庆市渝中区金滟养生足浴店以“金艳骊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金艳骊”)名义,以各种促销手段招揽老年人进店消费,不少老年人感觉上当受骗。在4个月的时间里,消费者何婆婆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