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近年来,特供一些不法分子制售“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酒专扰乱线上线下市场秩序,项治欺骗误导消费者。特供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酒专树立正确健康的项治消费理念,江苏省消保委根据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特供发布抵制“特供酒”消费警示,酒专呼吁广大消费者坚决抵制“特供酒”,项治不追捧、特供不购买、酒专不饮用所谓“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项治
早在2013年,特供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酒专通知》,要求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项治白酒。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以“特供酒”为噱头的酒类产品均系违法产品。不法分子制售“特供酒”,违反《商标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利用部分消费者盲目攀比从众的消费心理,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违法产品,其实际质量难以保障。
根据既往案例,当前市场上含有“特供”“专供”“内供”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往往出自小作坊,由低档白酒灌装、勾兑生产、销售。不法分子为了模拟知名品牌白酒的口味和颜色,常大量使用禁止添加的香精和色素勾兑酒液,并在脏乱不堪的车间工厂里进行灌装,生产出的商品质量堪忧。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酒水类商品时需理性,切勿受“攀比从众”等不良消费观念影响,树立切合实际理性消费的消费观。避免购买含有“特供”“专供”“内供”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同时,消费者一定要从合法正规销售渠道购买酒类商品,选择有合法资质的白酒生产加工厂家、白酒销售点购买;仔细查看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生产商等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如果标签内容不全或者模糊不清,请切勿购买。
此外,消费者应索取票据,最好在发票上记录所购酒类的批号或编号,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希望广大消费者文明理性消费,积极配合市场监管执法,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如消费者发现存在经营者生产、销售“特供酒”产品的情况,可通过12315热线或者12345平台举报。(薛晶晶)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近日,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年来开展的消费调查及96315投诉热线数据显示,近50%的老年消费者曾遇到过消费陷阱。近日,北京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11月25日,记者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为依法保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请消费者慎重开通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吉林省消协向社会发布了消费提示。据吉林省消费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2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发布合肥市2023年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风险监测计划的通告》,计划抽检、监测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食品相关产品等8大类189种产品。 ...
◎组织1600多名骨干教师录制2172节线上课程 ◎电信运营企业免费开通线上教学点播平台视频点播加速功能 ◎通过赠送手机、平板电脑和开通电视等方式解决1.2万名学生线上学习问题 3月16日,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伴手礼,浓缩了一方水土的万千风情,既能为远方亲友带来独特的风味与记忆,也展示了当地开门迎客的诚恳热情。9月24日,2024年第五届“浙江特色伴手礼”线下评测活动在杭州举办 ...